公司活動

徽州建筑文化之----馬頭墻

POST TIME:2017-01-16 READ
   踏入徽州境內,就能見到青山與綠水之間黑瓦白墻的徽派建筑.?;张山ㄖ侵腹艜r徽派建筑,古時徽州包括現在的歙縣、黟縣、休寧、績溪、婺源、祁門。而徽派建筑每幢房屋頂上都有高出房瓦面錯落有致的墻垣,這些錯落有致的墻垣俗稱封火墻。因翹檐形似昂首的馬頭,因而得名“馬頭墻”。 
    在徽州為什么會有馬頭墻呢?古時徽州因房屋多為木制結構,如果沒有馬頭墻一家有火患,整個村落會被這家的火患所殃及。明朝弘治年間徽州知府何歆經過深入調查研究,提出每五家一保,共同出資用磚砌成高于屋瓦的高墻阻止火患時火勢蔓延的方法,以通告的方式在整個徽州強制推行,何歆創造的高墻有效封閉火勢,阻止火災蔓延。后人便稱之為“封火墻”。
    隨著對封火墻防火性的認識,徽州人已不滿足于“五家一保”逐漸自覺每家每戶獨立建造起封火墻,成為“一家一保“的形式。后來由于徽州建筑師們在建房屋時又對封火墻進行了改良,使造型如高昂的馬頭。馬兒在徽州也一是吉祥的動物,“馬到成功”也是徽州商人的愿望。“粉墻黛瓦”與“馬頭墻“便成為徽派建筑的文化之一。 
    走近錯落有致的馬頭墻,如同走近一段徽商的歷史。昂首的馬頭墻也是徽州人昂首向前的精神!
 
三亞攝影工作室是按照什么標準來排名的呢?